刚过完年,就匆忙赶回学校。令他感到意外的是,竟然有好几个同班同学比他先到。一问之下,才知道他们也是一样,是某一门甚至两门功课不及格要提前回校参加补考的。不晓得为什么?他的心情一下子大为好转起来了。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,自己心情为什么会忽然间好转起来。后来,他似乎发现了一个心理规律:在自己因为碰上倒霉的事而痛苦时,如果碰到一个更倒霉的人,我们的痛苦就会减轻了。看来世间一切都是相对的,都是心作怪呢。
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个善良的人,但当他意识到以上的心理时,他对自己是否真正善良产生了深刻的怀疑。把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,怎么会是—个善良的人呢?
相信不止这位医生有这样的心理。很多人都用类似的方法来使自己达到心理上的平衡。从他们的日常言行看,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善良人。
但善良不仅仅在于言行。真正的善良存在于念起念灭的倏忽之间。一念善是天堂,一念恶便是地狱。人的心念中有善也有恶。恶的那一部分,往往会被压抑在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的地方,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。
善良是一种自觉的能力。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念而予以纠正和自我完善的能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